化工生產中工業通風具體應用發表時間:2023-12-15 20:13 化工生產中工業通風具體應用通風工程在我國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進程中,一方面起著改善居住建筑和生產車間的居住條件,保護人民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許多工業部門又是保證生產正常進行,提高產品質量所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化工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余熱、余濕以及余毒,如不加以控制,就會使室內環境空氣受到污染和破壞,危害人類健康,影響生產過程的正常進行。工業通風就是為了控制工業污染物的產生和擴散,以改善車間環境,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 1 項目概況 現有某化工項目(項目所在地大連)催化劑裝置反應釜安裝于工廠獨立的三層建筑內。 建筑一層反應釜間可能泄露介質為合成烴的混合物,相對密度較大,設備表面溫度80℃,設備的總散熱面積為600m2,管道的表面溫度60℃,管道的總散熱面積為90m2。 建筑二層反應釜間可能泄露介質為合成烴的混合物,相對密度較大,設備表面溫度80℃,設備的總散熱面積為440m2,管道的表面溫度80℃,管道的總散熱面積為150m2。 建筑三層反應釜間為胺冷卻器間,可能泄露介質為三乙胺,相對密度較大,設備表面溫度60℃,設備的總散熱面積為50m2。 廣州黑燈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各類行業各種類型的自動化控制系統開發和自動化工程項目承接,機械自動化設備生產,化工設備研制生產(擁有D1,D2壓力容器生產許可),智能機械人研究制造,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可應用在各類工業生產上使用,技術團隊已在自動化控制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經驗,是一家專注于自動化控制系統開發、自動化工程項目承接和技術服務的技術型企業。自動化配置緊自動急切斷聯鎖裝置,并且應配備光聲報警系統。能有限降低人員的傷亡的情況,減少財產損失。緊急切斷聯鎖裝置防止事故的發生。歡迎來電討論咨詢,關生18565060664 http://www.xm-fcx.com/ 2 通風的目的 本項目通風主要是為清除建筑內設備及管道產生的余熱和設備及管道連接處產生的余毒。 2.1 余熱 此項目建筑內的散熱設備及管道相當于恒壁溫模型,根據工藝可知,建筑面積為900m2/層,建筑層高H=4.5m,設備允許最高環境溫度為t=30℃,又自然對流換熱系數為h=5~10W/m2·℃,本次取h=8W/m2·℃,由對流換熱公式Q=hA△t可知散熱設備及管道的散熱量為,Q一層=45.6 kW,Q二層=23.6kW,Q三層=12kW。 2.2 余毒 建筑的一層和二層可能泄露介質為合成烴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為醇類、二甲醚以及烯烴,眾所周知有機烴類有難聞的氣味、相對密度較大,受熱易分解;三層可能泄露介質為三乙胺,三乙胺有強烈氨臭,對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性。而且此項目的有機烴類均為易燃易爆物質,十分危險。 3 通風量的確定 項目所在地為大連,由設計手冊可知,大連地區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為26.3℃,冬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為-9.8℃,又已知在標態下的空氣定壓比熱容為1.004kJ/(kg·K),密度為1.29kg/m3,則消除余熱所需通風量,夏季約為(詳細計算過程略)V一層=34 500m3/h,V二層=17 800m3/h,V三層=9 100m3/h;冬季約為V一層=3 200m3/h,V二層=1 650m3/h,V三層=90m3/h。為消除余毒所需的通風量可根據《化工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HG/T 20698中對有機烴類換氣次數的規定,三乙胺換氣次數為14次/h,烯烴約為12次/h等,故換氣次數P一層=12次/h,P二層=12次/h,P三層=14次/h,則為消除余毒所需通風量約為V一層=48 600 m3/h,V二層=48 600m3/h,V三層=56 700m3/h。綜上所述,反應釜間一層、二層、三層的通風量分別為V一層=48 600m3/h,V二層=48 600m3/h,V三層=56 700m3/h,即滿足對烴類物質換氣的要求,又可同時消除余熱。 4 方案分析 由于本項目建筑內設備的散熱量較大,設備的管道連接處有可能泄漏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氣體,全面采用自然通風的方式將無法滿足生產工藝要求,故通風方案選擇機械通風和自然通風相結合的通風方式。且室內散熱量較大,根據《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中的規定,當放散氣體的密度比室內空氣輕,或雖比室內空氣重但建筑內放散的顯熱全年均能形成穩定的上升氣流時,宜從房間上部區域排出。但是,如果在房間上部設置通風機,對于三層建筑來說,當底層建筑進行排風時,排出的熱氣流有可能通過門窗縫隙進入上層建筑造成二次污染,尤其是在夏季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將會增大,故此種方案不可取。 由工藝可知,反應釜設備的年工作小時為8 000h,三層建筑內釋放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氣體組成成分相似,混合后各介質不發生化學反應,不會有爆炸的可能,所以將二層和三層建筑的鋼筋混凝土樓板改為鋼格柵結構,利用顯熱形成穩定的上升氣流將放散介質帶入頂層建筑,在三層建筑的頂部設置屋頂式通風機,又由于危險源為管道設備的連接處,設備的老化及連接處的腐蝕可能會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氣體或有爆炸危險性的氣體,根據規范要求應設置事故通風,由工藝要求,事故通風的風量為正常通風的1.5倍,并且所有通風機要求防爆。 5 方案總結 本項目建筑中間樓層采用鋼格柵,利用顯熱形成穩定的上升氣流將放散介質帶入頂層,頂層設屋頂式通風機,通風機總風量為V總=165 000m3/h(附加后的風量),事故通風為V事故=247 500m3/h,故安裝六臺屋頂式風機(防爆等級為dⅡBT4),其中四臺為正常通風用風機,事故狀態下作為事故風機使用,另外兩臺風機可作為正常通風風機的備用風機,事故狀態下為事故風機。另由于本項目排風量較大,故應設置補風系統,分別設置在一、二層建筑的下部區域進行補風,補風風量分別為通風風量的40%,總補風量為正常通風風量的80%,事故通風不設補風。事故通風風機應與可燃氣體檢測系統聯鎖啟動,手動停止,并且事故通風的通風機,應分別在室內、室外便于操作的地點設置電器開關。 |